我的位置:非遗项目>杨氏木活字印刷术
郴州是林邑之城,盛产楠竹、楠木等木材,这也为活字印刷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。2004年2月,郴州发现著名的“西晋简牍”近千枚,填补了西晋地方史料的空白,是目前中国发现最多、保存最好、最成系统的晋简,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。利用木材书写的“西晋简牍”记录了郴州1700多年前的行政机构、地理方位、人口赋税、风俗物产等内容。
杨氏木活字印刷术技艺自清朝开始流传,到上世纪80年代时,在郴州的印坊和印刷厂只有少数技术工匠掌握这门技艺。它是古代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相结合的技艺,生产流程包括刻字、检字、排版、打样、校对等十二道工序,完整再现了古代活字印刷的作业场景。
杨氏木活字印刷术在上世纪五十年到九十年代,解决了印刷排版没有大字体、生僻字和美学的难题,对郴州近半个世纪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。其保存下来的作品,有文革时期各个部门的印章、文件头和版画,极具历史、文化和美学研究价值。随着机械化印刷的高速发展,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刻版、印刷等技艺继承者寥寥无几,濒临灭绝,亟待保护。